创业的最好年龄一般在25岁到30岁之间。这段时期是人的革新思维最为活跃、精力最充沛、最好动脑筋、创造欲最旺盛的高峰期。特别是在互联网软件、广告、策划、咨询、证券、投资等常识密集型行业,“经验”已经无关紧要,要紧的是“革新精神”,而人在29岁以前是最有革新精神的。
  有关专家指出,新经济的本质就是革新,就是促进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借助,鼓励所有人在所有可能的方向上革新。革新与速度是新经济的真的内涵,是市场角逐的不败法则。
  有关部门的一份调查显示,上海8成以上已经创业或者正在创业的企业主都是在29岁以下就掘到了“第一桶金”,而且这个年龄愈加呈年轻化的趋势。
  哈佛商学院杰弗里·蒂蒙斯的统计显示,创立高潜力企业的创业人士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
  进入信息互联年代,满眼青春逼人的IT新贵,他们的成功势不可挡,仿佛叫人愈发紧迫地感觉到,创业要趁早。
  来检索几个商业天才的起点:
18岁,大一学生迈克·戴尔登记注册了“戴尔电脑公司”,开始投入到自装自销电脑的买卖中;19岁,比尔·盖茨辍学后着手实践他那富有预见性的梦想,创立Microsoft;20岁,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在车库里办起了苹果公司;同样不到30岁时在车库里开始自己伟大事业的还有GOOGLE的两位开创者拉里·佩奇和赛吉·布林,与他们最新回收的YouTube网站两位开创者——27岁的华裔SteveChen和29岁的ChadHurley??
  不过,要相信创业青春最多40岁就要划上句点,这不免让人沮丧。对那些已届不惑之年者,难道商业之门果真要就此关闭?年龄会成为一个充满创业热情的中年,甚至老年人挑战自我的死穴吗?
  事实显然并不是这样。
  要了解,创业成功的重点要点——创意、远见、自发性,并没有具体的年龄限制。大家同样可以找到不少大器晚成者的成功范例:玫琳凯·艾施,45岁退休后投入了半生的积蓄,在一家不到50平方米的小店里开创了现在全球知名的化妆品集团玫琳凯化妆品公司;雷·克劳克,麦当劳开创者,52岁开创速食连锁模式,花270万USD买下麦当劳餐厅的所有权,并将之推向全美国;山德士上校,肯德基之父,66岁开始二次创业,1009次的营销推广失败也丝毫没动摇他对成功的信念。
  因此,创业的最好年龄可能并无关紧要,要紧的是你对创业的那份激情和行动!